圓周率是誰發明的?圓周率的由來和意義是什么?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圓周率的由來和意義是什么?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
圓周率是沒有固定的發明者的,也就是說不是單獨某一個人發明,而是在歷史的進程中,不同的數學家經過無數次的演算得出。但萬物都有最開始的地方,我們從圓周率的最初談起吧。
1、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研究中發現:當一個正多邊形的邊數增加時,它的形狀就越來越接近圓,這一發現提供了計算圓周率的新途徑。阿基米德集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和圓外切正多邊形兩個方向上同時逐步逼近圓,經過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圓周率的值介于223/71和22/7之間的結論。但是由于當時的數學計算條件有限,阿基米德只能反復地利用正多邊形來計算,只能取到近似值,是不準確的。
2、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數學家劉徽和王莽分別利用割圓法以及度量衡的手段終于將圓周率推演到3.1416。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祖沖之了,在艱苦地計算之后,終于確定圓周率是一個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的數,這是圓周率跨時代的意義,至此,近千年以后無人打破此記錄,祖沖之的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3、祖沖之的這一成就,領先了西方約1000年,他取得這一非凡成果,正是基于對劉徽割圓術的繼承和發展。至于他是否還使用了其他巧妙的方法,已不得而知。
4、再后來,圓周率越來越貼近現實,全球許許多多偉大的數學家利用分析法在圓形中瘋狂分析,終于在1948年英國數學家弗洛森將圓周率推演到808位,當然時代的發展是迅速的,電子計算機的逐漸出現,圓周率終于被確定為無限不循環小數,至今伴隨著計算機的強大計算能力,很多人都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圓周率在未來能算完嗎,其實截至目前為止,圓周率已經被推導致數十萬億位。
圓周率的由來和意義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圓周率的意義可以用來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另外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運用也有很大的作用。
但圓周率無限計算下去意義不大,在圓周率的使用過程中,通常都用3.14就足夠了,更高需求一點的用十位小數3.141592654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即使是工程師或物理學家要進行較精密的計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數點后幾百個位。
標簽: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 圓周率的由來和意義是什么 圓周率重要性 圓周率計算有什么意義